新华网
智能制造秀,一手“充电”一手“播种”-新华网
"22日,在华侨大学南安智能制造研究院内,两场聚焦机器人智能制造的特色活动接力上演,为从业者“充电”的同时,亦向青少年“播种”。"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智能制造秀,一手“充电”一手“播种”

2025-07-24 11:03:32 来源: 福建日报
字体:

  学员进行立体石雕智能雕刻加工实践。

  一边是机器人智能雕刻精准起舞,勾勒出石材的细腻纹路;一边是青少年围着石粉3D打印机惊呼,看粉末在科技魔力下渐成栩栩如生的模型。22日,在华侨大学南安智能制造研究院内,两场聚焦机器人智能制造的特色活动接力上演,为从业者“充电”的同时,亦向青少年“播种”。

  “我们希望通过手把手的教学,让前沿技术真正走进产业一线,为南安乃至泉州的智能制造产业培育实用型人才。”参与主办活动的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南安是石材产业大市,本次活动涵盖了工业设计、建筑与机械工程等多领域的“名师”阵容,吸引20余名相关行业从业者和高校学子前来,围绕数字化三维建模等内容进行培训,特别融入石材加工场景及机器人智能雕刻等技术的实操演练,精准呼应当地对智能制造技术的迫切需求。

  “机器人智能加工技术是当下石材产业高端化转型的‘刚需’。”一名学员表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接地气,技改升级也更有底气。

  而对于30名来自南安水头中心小学和泽潭小学的孩子来说,活动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秘之旅”。通过机械臂实时雕刻加工,他们直观感受到机器人赋能立体石雕的魅力。在绿色文创展示区,华侨大学工业设计系副主任陆文千拿起一件石雕画,告诉大家UV打印技术以及水刀拼花工艺变废为宝的妙用,引得孩子们惊叫连连。

  据了解,华侨大学南安智能制造研究院是南安市与华侨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致力实现“产学研用”与“科普育人”的有机衔接。

  “两场活动虽面向不同群体,却有着共同的‘科技内核’。”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培训是为产业升级筑牢技术根基,科普活动则为未来储备创新火种,期待智能制造的种子在此扎根、发芽。(记者 庄钊滢 通讯员 黄吉祥 文/图)

[责任编辑:程立葳]